马来西亚之旅的第二夜傍晚,参观完仙本那的海滨小镇,程晚宁跟随班级抵达沙巴州的北部边陲。
京那巴鲁山,又称“神山”,被誉为东南亚第一高峰,坐落于沙巴州最着名的国家公园,同时也是学校夏令营的最后一站景点。
这一站是整趟旅行的重头戏,占了今明两天时间。第一天全班会在山脚附近的旅社停驻,短暂休息一夜后,就是众人期待的集体活动。
听班主任透露,活动大概是去山上寻找什么东西,每个小组之间以加分制的方式比拼,最终得分最少的一组要在全班面前唱歌,也就是宣传册上的“惩罚”。
明天是众人最期待的一天,却是程晚宁最不想面对的一天。
找东西本来就不是她的长处,偏偏队友还是个烦人的家伙。她实在想象不到,索布有朝一日会和自己互相配合的画面。光是听完规则,就觉得输了大半。
时间临近夜晚,一行人从大巴车上下来,踏入京那巴鲁山的山脚一带。
远离城市喧嚣的角落,月色悬于山野。夏夜的萤火虫点亮沿途的光,让游客即使不用照明工具,也能轻易辨别出前方的路。
苏莎带领班级来到一片相对干净的空地,四周被丛林环绕,南侧分布着溪流,时不时有鲤鱼跃过。
热带雨林气候覆满这座城市,地表到了夜晚也不曾降温。每一寸土地都燃着不卑不亢的韧劲,伴随嘹亮的蝉鸣撕扯耳膜。
几位领队人把空地布置成露营集中点,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生鱼和烧烤,用木柴给大家做了个简单的生火示范。
他们是提前练习过的,每一个步骤都恰到好处,用最少量的木柴助燃最旺的火势。
示范完生火过程,苏莎在火堆上搭建了一个简易烤架,并教导每个小组自己动手尝试,实践结果会算在小组得分里。
打火机是现成的,但助燃物需要学生自己寻找。山脚散落的树枝和木屑随处可见,程晚宁懒得走远,顺手在边上捡了几根树枝充当柴火。
野外生火虽然是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,但对于某些人来说,着实不太友好——
“你行不行啊?”
程晚宁坐在空旷的草坪上,两手托着腮帮,目光鄙夷地打量着正在费力生火的队友。
按照组内商量好的,她负责捡木柴,索布负责搭建和生火。理论上规划得十分有序,现实却很残酷。
索布不停摆弄着树枝的方向,抬手擦拭额角渗出的汗,口中抱怨不停:“你从哪捡的极品树枝,火一碰就灭!”
这些材料是程晚宁就近捡的,哪里方便去哪里,但她当然不会直说:“别甩锅了,就是你能力不行。你看玛纳用火柴和酒精都能生火,亏你还拿了个打火机,烧都烧不起来。”
她扫了眼隔壁进度,催得更紧:“都二十分钟了,你到底行不行啊?别的小组都完成了,难道你指望我们找东西比别人厉害吗?”
程晚宁口头宣泄着情绪,本人却悠哉地坐在一截横倒的粗壮树干上,右腿高高翘在左腿上,手里还拿着宣传册扇风。
怕弄脏裤子,她甚至在身下垫了张白纸,一副隔岸观火的悠闲劲儿。
索布瞟了她一眼,气不打一处来:“那你倒是来帮忙啊,坐在那儿跟个大爷似的!”
食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养家庭让他没多少野外实践能力。指望索布的最终结果,就是和他一起沦为倒数,然后站在台上表演歌喉。
程晚宁深知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蠢货身上,于是跳下树干,装模作样地把他推到一边:“起开,让我来。”
索布以为她要来真的,自觉往旁边一站,满脸狐疑地盯着她,又暗自佩服她深藏不露的动手能力。
直至上一秒还完整的树枝断在了这位大小姐手里,他才从梦境中幡然醒悟——
“这什么破树枝?一碰就断!”她烦躁地把断枝扔到一边,叫嚷着与索布无异的话术,全然忘了这是自己找来的材料。
他瞥了眼地上零零散散的树枝和还未拿起的打火机,奚落道:“这就是你的本事吗?确实比我强点。”
眼看周围的完成度越来越高,两人却都拿这堆木柴没辙,还互相不服输地嘲讽着。路过的玛纳实在看不下去,主动蹲下身帮他们摆放木柴。
她先是在火堆周围放了一圈石头,作为防止火势蔓延的阻燃圈,接着在助燃物的中间固定一根木柴当作中心杆,其他小树枝靠在杆上形成锥形。
打火机点燃后,玛纳用小刀削了一些木屑,放在火种上助燃,并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添加干燥的树枝,保持火势进行。
就这样,一堆零散的木柴在一对灵活的双手下成功燃起了火。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,却把每一步都完成得井然有序。
玛纳挑选了一些干燥的树枝留在原地,叮嘱:“好啦,剩下的烧烤交给你们。记得定时往火堆里添加木柴,不然它可能会熄灭。”
她的学习能力很强,这一点在实践效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同样是观看了一遍示范,她能比别人更快地吸收并复制。
程晚宁感激地询问:“谢谢,你要留下来一起吃点烤肉吗?”
玛纳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小心思,打趣道:“说是邀请我吃烧烤,其实是因为你们不会烤
京那巴鲁山,又称“神山”,被誉为东南亚第一高峰,坐落于沙巴州最着名的国家公园,同时也是学校夏令营的最后一站景点。
这一站是整趟旅行的重头戏,占了今明两天时间。第一天全班会在山脚附近的旅社停驻,短暂休息一夜后,就是众人期待的集体活动。
听班主任透露,活动大概是去山上寻找什么东西,每个小组之间以加分制的方式比拼,最终得分最少的一组要在全班面前唱歌,也就是宣传册上的“惩罚”。
明天是众人最期待的一天,却是程晚宁最不想面对的一天。
找东西本来就不是她的长处,偏偏队友还是个烦人的家伙。她实在想象不到,索布有朝一日会和自己互相配合的画面。光是听完规则,就觉得输了大半。
时间临近夜晚,一行人从大巴车上下来,踏入京那巴鲁山的山脚一带。
远离城市喧嚣的角落,月色悬于山野。夏夜的萤火虫点亮沿途的光,让游客即使不用照明工具,也能轻易辨别出前方的路。
苏莎带领班级来到一片相对干净的空地,四周被丛林环绕,南侧分布着溪流,时不时有鲤鱼跃过。
热带雨林气候覆满这座城市,地表到了夜晚也不曾降温。每一寸土地都燃着不卑不亢的韧劲,伴随嘹亮的蝉鸣撕扯耳膜。
几位领队人把空地布置成露营集中点,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生鱼和烧烤,用木柴给大家做了个简单的生火示范。
他们是提前练习过的,每一个步骤都恰到好处,用最少量的木柴助燃最旺的火势。
示范完生火过程,苏莎在火堆上搭建了一个简易烤架,并教导每个小组自己动手尝试,实践结果会算在小组得分里。
打火机是现成的,但助燃物需要学生自己寻找。山脚散落的树枝和木屑随处可见,程晚宁懒得走远,顺手在边上捡了几根树枝充当柴火。
野外生火虽然是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,但对于某些人来说,着实不太友好——
“你行不行啊?”
程晚宁坐在空旷的草坪上,两手托着腮帮,目光鄙夷地打量着正在费力生火的队友。
按照组内商量好的,她负责捡木柴,索布负责搭建和生火。理论上规划得十分有序,现实却很残酷。
索布不停摆弄着树枝的方向,抬手擦拭额角渗出的汗,口中抱怨不停:“你从哪捡的极品树枝,火一碰就灭!”
这些材料是程晚宁就近捡的,哪里方便去哪里,但她当然不会直说:“别甩锅了,就是你能力不行。你看玛纳用火柴和酒精都能生火,亏你还拿了个打火机,烧都烧不起来。”
她扫了眼隔壁进度,催得更紧:“都二十分钟了,你到底行不行啊?别的小组都完成了,难道你指望我们找东西比别人厉害吗?”
程晚宁口头宣泄着情绪,本人却悠哉地坐在一截横倒的粗壮树干上,右腿高高翘在左腿上,手里还拿着宣传册扇风。
怕弄脏裤子,她甚至在身下垫了张白纸,一副隔岸观火的悠闲劲儿。
索布瞟了她一眼,气不打一处来:“那你倒是来帮忙啊,坐在那儿跟个大爷似的!”
食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养家庭让他没多少野外实践能力。指望索布的最终结果,就是和他一起沦为倒数,然后站在台上表演歌喉。
程晚宁深知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蠢货身上,于是跳下树干,装模作样地把他推到一边:“起开,让我来。”
索布以为她要来真的,自觉往旁边一站,满脸狐疑地盯着她,又暗自佩服她深藏不露的动手能力。
直至上一秒还完整的树枝断在了这位大小姐手里,他才从梦境中幡然醒悟——
“这什么破树枝?一碰就断!”她烦躁地把断枝扔到一边,叫嚷着与索布无异的话术,全然忘了这是自己找来的材料。
他瞥了眼地上零零散散的树枝和还未拿起的打火机,奚落道:“这就是你的本事吗?确实比我强点。”
眼看周围的完成度越来越高,两人却都拿这堆木柴没辙,还互相不服输地嘲讽着。路过的玛纳实在看不下去,主动蹲下身帮他们摆放木柴。
她先是在火堆周围放了一圈石头,作为防止火势蔓延的阻燃圈,接着在助燃物的中间固定一根木柴当作中心杆,其他小树枝靠在杆上形成锥形。
打火机点燃后,玛纳用小刀削了一些木屑,放在火种上助燃,并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添加干燥的树枝,保持火势进行。
就这样,一堆零散的木柴在一对灵活的双手下成功燃起了火。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,却把每一步都完成得井然有序。
玛纳挑选了一些干燥的树枝留在原地,叮嘱:“好啦,剩下的烧烤交给你们。记得定时往火堆里添加木柴,不然它可能会熄灭。”
她的学习能力很强,这一点在实践效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同样是观看了一遍示范,她能比别人更快地吸收并复制。
程晚宁感激地询问:“谢谢,你要留下来一起吃点烤肉吗?”
玛纳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小心思,打趣道:“说是邀请我吃烧烤,其实是因为你们不会烤